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
当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精准抵达预定区域、舱体稳稳落在阿拉善戈壁之上时,现场观摩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与掌声,在场人员呐喊着航天员的名字,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能见证神舟飞船返回舱落地,我非常开心、非常骄傲,希望咱们国家航天事业越来越厉害。”额济纳旗小学学生何鑫亦激动地说。
近13时20分,返回舱舱门缓缓开启,现场医监医保人员迅速上前,确认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为迎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返回地球,东风着陆场新研发了航天员专用座椅、医监医保车、医监医保帐篷,为航天员后续身体恢复打好基础。
搜救队员、开舱手冯毅说:“第三次当开舱手,我更沉着稳重了,心情仍然非常激动,看到他们状态非常好、非常棒,还是最想对他们说一句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向航天员致敬。”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10月30日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83天,期间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巡检、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乘组在2024年12月17日首次出舱活动期间,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世界纪录。在轨驻留期间,乘组还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列阵天地,英雄归航。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是第八次在东风着陆场迎接航天员返回。作为神舟二十号发射暨神舟十九号返回任务搜救指挥组联合党委的一员,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额济纳边境管理大队承担着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与返回期间的外围安保任务。
“严谨细致、万无一失,是安保工作的唯一标准。”在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赵勇看来,严密组织与科技赋能,是完成此次航天安保任务的制胜法宝。近年来,支队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软件,打通指挥调度、警力布控、远程监测等核心环节,实现任务区指令实时推送、重点路段动态管理、风险隐患即时预警。同时,着力构建人防与犬防协同、空中巡控与地面巡逻联动的工作模式,探索形成“空巡+地训”一体化巡控体系,为载人飞船的发射与返回提供了坚实保障。
额济纳魔驼旅汽摩俱乐部会长陈峰也参与了此次搜救任务。“我们的搜救队主要是以额济纳旗的越野车、摩托车爱好者为主,这次共出动12辆越野车。我们沿着飞船的预定线路,第一时间到达了飞船落点,配合相关单位共同建立围挡,并在飞船降落沿线寻找散落物。”陈峰告诉记者,神舟飞船能够第八次落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大地上,每一个阿拉善人都感到非常骄傲。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成功着陆,不仅是一次航天任务的结束,更是中国航天迈向星辰大海征程的坚实一步。它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展现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不断突破、勇攀高峰的决心与实力,激励着更多人投身航天事业,追逐宇宙梦想。